百度2亿美元投资我买网,生鲜电商再入重量级选手
36氪微信号:wow36kr
在生鲜这片电商最后的蓝海
好戏开场了
隶属于中粮旗下的“我买网”,从平台上线开始便一直顶着“国字号”的金招牌。
这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B2C生鲜食品电商网站,是中粮集团2009年投资创办的。但除了上线初一轮强大营销攻势外,我买网在媒体报道里还是显得有些不温不火甚至是沉寂——上一次他们在36氪里亮相,是在去年8月 份拿到 IDG 领投赛富跟投的1亿美金B轮融资。而据相关媒体援引内部人士预估数据,2015年我买网的年销售额大概会在20亿元左右,与2014年 一样维持“不赔不赚”。
虽然业绩和舆论在之前都有点略显低调,但我买网昨天又进入了各大媒体的眼球,他们曝光了最新的一笔C轮融资消息,金额高达2亿美元,领投方为泰康人寿和百度等。这也是“我买网”自13年引入赛富3700万美元A轮后,拿到的第三笔来自风险资本的资金。而在此轮融资后,我买网还会和百度、泰康人寿开始战略合作。
这笔大额融资并不会带来管理层的变化。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继续担任我买网董事长,中粮集团总裁助理张东风担任执行副董事长,负责具体运作的是CEO赵平原。不过对中粮是否依然控股“我买网”这点目前尚不清楚。
至于两亿美元会怎么花,我买网还是会按照上一轮的做法,把钱投入到生鲜食品电商最核心的刀刃上,即自建冷链物流和第三方配送。据媒体报道,我买网目前在北上广三地建有食品专属仓储中心,共计覆盖142 个城市配送能力提供最晚48小时内送达上门的服务。在这笔融资后,我买网也在酝酿2016-2017年间的上市计划。
◆ ◆ ◆
抱团前,先拼爹
受资本寒冬的影响,VC在缺少热钱的情况下在投资上的选择更加谨慎小心。我近段时间里接触到的创业者们也都普遍反应钱不好拿,市场里也已经有不少公司显示出力不从心了。
这个情况在需要大量烧钱的O2O领域表现最为明显,诸多的O2O初创公司纷纷倒下,连美团和大众点评这种体量的玩家都选择了抱团取暖过冬。
我买网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拿到大额融资,和背后中粮强大的背书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赛富阎炎在B轮选择继续跟进投资时曾公开表示,投资我买网是押宝市场+政策的合力,政策取向与市场机会终于取得了一致。
市场一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而围绕整个市场的 “食品安全”问题,对擅长质量把控的中粮来说是重要机会;政策一端,前不久中央开始推行国企向混合所有制转型,中粮是少数几个试点企业之一,在业务和体制上做了比较前沿的尝试。
中粮的作用或许在更实际的业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中粮集团拥有数十年历史的全球采购体系,可直接从海外供应商手中采购包括生鲜在内的各类食品。除了直采能力,中粮集团的冷链体系如果单拿出来,可能就是中国最大的冷链服务商。而在粮食最关键的质量把控上,因为中粮带上国企范的我买网,也在2015年8月成立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心,同时表示将建立国人健康数据库,同时推出了质量安全7C认证体系。
总之,依托中粮强大的资金、市场、供应链和产品实力,我买网在风险资本市场的寒流面前腰杆依然笔直。
◆ ◆ ◆
生鲜是电商里的最后一块蓝海
不过,互联网并非完全是拼爹时代。资本市场看好我买网或许更多的是看好生鲜电商在未来O2O里的发展潜力。据媒体报道,生鲜O2O平台“妙生活”在前不久刚刚获得了来自钟鼎创投的500万美元 A 轮融资,而昨天生鲜定制平台“五百家”也对外宣布完成由熊猫资本领投、合力投资跟投的2500万元 A 轮融资。
除了初创公司拿到融资,巨头们也纷纷提前布局生鲜市场,试图在电商 O2O里押上最后一块宝。
今年8月份,京东宣布战略入股永辉超市。作为一块成立于1998年的老牌子,生鲜经营一直是永辉最大的特色。永辉在全国17个省中拥有360家大中型超市,各门店的生鲜经营面积达到40%以上,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额则占到了总销售额的50%以上。这家公司利用频繁配货的模式和上游供应链的独到之处,能把生鲜产品的损耗最低控制在3%左右,而许多超市常常会达到20%。
百度投资我买网的逻辑和京东牵手永辉基本是一致的。一方面为对方提供大平台天然的流量,一方面希望借力对方在线下生鲜这块的冷链运输、仓储和供应链能力,让双方优势有机融合产生更强的化学反应。
在京东副总裁邓天卓看来,国内26万亿社会零售消费中,每年2.5万亿的第二大的生鲜是绝对的流量品类,因为生鲜“刚需”“高频”“高黏性”,“生鲜是比汽车市场有一个更性感的地方”。
京东也在去年把O2O其他所有业务线都停下来,着重于生鲜,因为机会在这里。“生鲜的效率非常低,我们真正生鲜的流通量一年是1.7万亿,而线上渗透率非常低,这个领域的效率提升空间是非常大的。”
除了渗透率低这点外,生鲜在流通费率和运输损耗率上也有巨大的改进空间。中国的生鲜流通费率是60%-70%,美国是20%,日本是18%。假如能把生鲜制造供应链的效率提升,比如规模化生产,产地标准化,从地里面一出来就开始冷藏,砍掉所有批发市场,砍掉用户拣选,降低毛菜在空气当中暴露的损耗流失,有机会把把生鲜品类的效率提升一倍。
邓天卓把市场上的玩家分为四大类:信息供应链、流通供应链,制造供应链和金融供应链,其中体现的商业价值各不相同。在他看来,涉及到复杂的冷链运输、仓储和供应链的生鲜,有机会让京东从最初的“流通供应链”升级到价值更大的“制造供应链”。
◆ ◆ ◆
提前布局,准备未来的下一场乱战
京东能想明白的事情,百度也能想到。在京东+永辉的CP出现之后,百度势必也要找一个合适的搭档,此前砸200亿升级百度糯米,独立百度外卖业务的举动已经显示了百度布局O2O的决心。
我买网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人选,一来有中粮撑腰,二来自身发展势头也还可以。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买网占据食品电商市场份额17%,继天猫超市(28%) 和京东(22%) 位列第三,其次是1号店(9%)。
不过,根据企鹅智酷发起的“关于生鲜电商和半成品食材电商的在线调查”报告显示,虽然目前生鲜电商市场上玩家众多,但天猫依然占据了明显的份额优势,其渗透率达到43.8%,其后三名分别是京东、天天果园和顺丰优选,渗透率介于11%到15%之间。而我买网的市场渗透率仅有 3.6%。
这个市场目前仍然是群雄纷争时代。除了覆盖到全品类、坐庞大的流量资源的大平台(天猫、京东),还有包括我买网、顺丰优选、本来生活等垂直电商,以及社区O2O(爱鲜蜂)、校园O2O等领域的初创公司。除了这些互联网企业,原本长期据守线下市场的大中型超市和实体门店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O2O之旅:沃尔玛全资控股1号店,人人乐拟融资23亿转型O2O,重兵布局社区生活超市、物美连锁超市集团也和Dmall(多点)在北京达成合作。
随着用户网购习惯的成熟,用户在消费端已经更多的往线上平台上靠了;而生鲜这块最后的蓝海,因为涉及到传统领域里的事情(冷链、仓储和供应链)实在太重,互联网人相比传统行业里的人来说,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生产端上,是更靠近传统行业的线下超市,或者有着国企基因的我买网。
在生鲜这块,京东+永辉和百度+我买网这类组合,其实就是,消费端和生产端两端最强的代表抱团在了一起。这时,其他的小平台和初创公司或许就没有多少机会了(也许,打出小众精品的差异化会是条出路)。资本市场也会越来越多的只认准大体量的玩家,押宝投出一个巨头。
另一个问题是,京东+永辉CP亮相之后,阿里也找了苏宁。但苏宁更多的优势在于3C、大型电器。搭档永辉是京东向生鲜品类发起的非常主动明确的一次出击,而阿里牵手苏宁看起来更多是看到京东出手之后,被动放出的一次防守动作。所以接下来,阿里也许有可能会从现有市场里再找一个生鲜类的伙伴,用来阻击京东和百度?
如果是的话,这个伙伴会是谁?
不会介绍自己的项目,一年四季都是寒冬。所以,微BP来了。来让我们帮你锻炼快速描述项目的能力,并用36氪的力量助你推广。回复“微BP”获得活动报名地址。
--------
想要每天刷新更酷的生活方式?长按二维码试试看 :)